景区动态 返回主页

全域旅游让魅力淇县家喻户晓

发布者:中原名片 发布时间:2019-01-16

全域旅游让魅力淇县家喻户晓

     近年来,淇县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统领,以三古(古城、古镇、古村落)三区(景区、街区、度假区)”为抓手,抢抓发展机遇,大胆改革创新,全力打造“一体两翼”(全域旅游为一体,景区旅游和乡村旅游为两翼)的战略格局,2018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30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.4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8.4%和19.6%。
 
 起舞绿水青山 逐梦全域旅游

    “只有具备个性化、特色化的旅游产品,才能让当地市民欢迎、外地游客喜欢,谁来了都不想走,这是旅游最简洁的业态概括,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奋斗的目标。为此,我们在旅游产业发展调结构、提品质、拓市场、增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,到目前,已初步实现了旅游业全域共建、全域共融、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。”淇县文物旅游局党委书记、局长邢培生说。

全域旅游让魅力淇县家喻户晓


规划统筹实现“全”的突破

      东临淇水观鱼跃,西依太行闻鹿鸣。美不胜收的淇县全域旅游,离不开县委、县政府的前瞻性规划和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的实干精神。
      2017年11月,历经反复论证的《淇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》通过专家评审。该旅游规划与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、城乡总体规划、南太行古村落群保护和美丽乡村旅游带发展总体规划、灵山慢谷发展规划有效衔接,将全域旅游理念融入交通体系、文化体系和智慧城市、美丽乡村建设,实现与重大专项规划无缝对接,引领淇县的全域旅游发展。

全域旅游让魅力淇县家喻户晓


旅游产品实现“精”的突破

      围绕“春赏花、夏亲水、秋观草、冬祈福”四季旅游主题,云梦山景区旅游活动精彩纷呈,春季踏青节、夏季避暑节、金秋草原风情音乐节、冬季民俗旅游节等轮番登场,海峡两岸鬼谷子文化研讨会等亮点频现,山水观光游、文化休闲游、登山健身游,催热了淇县旅游客源市场,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。
     同时,古灵山泼水节、朝阳山孔子文化节、朝阳山+灵山小镇登山节、摘星台比干文化节等节会活动丰富多彩,淇县特色旅游品牌日益彰显。

 

全域旅游让魅力淇县家喻户晓


重点项目实现“新”的突破

      2018年12月5日,“朝阳山—灵山小镇”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正式揭牌,数千万元打造的殷商文化体验区、山顶康体休闲区、灵山小镇度假区、现代农业观光区四大板块、40多个重点项目相映生辉,成为游客放松身心的好去处。
     淇县围绕“旅游品质提升工程”,一大批旅游项目开工建设、竣工投用,已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、创新驱动发展、基础能力建设、新型城镇化“四张牌”的多极支撑。

全域旅游让魅力淇县家喻户晓

旅游精准扶贫实现“带”的突破

      

      在持续抓好传统景区工作的同时,淇县文物旅游局围绕南太行古村落群和淇河沿岸美丽乡村旅游带“一群一带”建设,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、特色化发展方向,按照“一乡一特色、一村一风情、一户一品”的发展思路,以点带线、以线连面、以面成体,积极打造民俗秦街、灵动赵庄、传奇大石岩、妙境凉水泉、水美纣王殿、情义石老公、艺术东掌、红色鱼泉、十美鲍庄、花海油城等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,成功创建秦街村、凉水泉村、赵庄村、大石岩村4个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基地。探索出“景区+乡村+贫困户”和“公司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特色旅游扶贫模式。打造了“阿丽嫂”“河岸人家”等一批餐饮住宿、土特产品品牌,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0多人脱贫,让贫困村民吃上了“旅游饭”,“旅游+扶贫”工作取得了切切实实的成效。
全域旅游让魅力淇县家喻户晓
       淇县传统景区蓬勃发展,乡村旅游百花齐放,全域旅游的融合路径释放“旅游+”聚变效应。“旅游+文化”,淇县博物馆、文化馆、城展馆等好评如潮;“旅游+农业”,乡村旅游方兴未艾;“旅游+体育”,全域旅游杯乒乓球赛热火朝天,登山、骑行、滑雪等赛事轮番进行;“旅游+养生”,沉醉云梦深处、徜徉灵山小镇,令人不思归去;“旅游+互联网”,开辟智慧旅游新蓝海……
      谈到下一步工作时,邢培生表示,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,突出抓好景区提升、项目建设、宣传推介、服务优化四项重点工作,“强力推动淇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,将淇县打造成为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。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、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不懈奋斗,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”邢培生说。

全域旅游让魅力淇县家喻户晓

来源:鹤壁日报

记者:柯其其

通讯员:张小燕


(本文来自http://www.zymptv.com,转载请注明出处)
分享到:


上一篇:听说郭亮村过年“又双叒叕”有大动静了... -------------下一篇:创新主题党日+活动形式 走访慰问暖人心